热门推荐
您的位置: 民生健康网 >> 健康

英美达白晓淞:内镜产业高速发展行业新锐任重道远

2022-11-25 23:26 来源:网络发布者:文辉阅读量:14665   

英美达白晓淞:内镜产业高速发展行业新锐任重道远

11月23日,第86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以下简称CMEF)在深圳开幕。深圳市英美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白做客中国经济网,畅谈中国国产镜行业创新发展现状,新锐企业“后浪潮”力量如何携手跨国企业、国内传统企业,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您能告诉我参加这次CMEF的感受吗?

肖松:在今年的CMEF展会上,我发现有很多机器人项目和很多智能设备。可见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非常快。在本次展会上,我们还带来了许多创新产品,展示了产品开发、升级和技术创新方面的成就。还有很多创新的应用场景,从消化内科到呼吸内科,还有满足高端需求的电子胃肠镜,心血管方面的创新产品。

记者:去年9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英美的一款创新产品注册上市,这是国内首台内镜超声诊断设备,填补了我国小型化探头超声内镜的空白。你能给我们讲讲这方面的情况吗?

小宋:这个产品用在消化科领域。我们知道,光学内镜可以检查胃肠黏膜表面,但有些疾病发生在黏膜以下。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超声胃镜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这一创新产品在医院使用效果良好。据临床专家反馈,图像质量与进口产品相当,甚至有的专家反馈更好。

记者:公司未来在内窥镜市场有什么样的布局?

肖松:中国国内的镜子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英美用了六七年时间完成技术储备,在产品体系、产品镜像开发、算法开发、工艺开发等方面都很丰富。我可以自信地说,我们从技术的角度对内窥镜产品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结合供应链的准备,英美未来会很快推出一些特色产品。我们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在3-5年内,完成消化呼吸内镜全系列的产品布局。

记者:内镜是一个细分壁垒极高的领域,国内大部分市场份额已经被跨国企业占据。如何看待英美等国内企业产品的市场前景?

肖松:必须肯定跨国公司和国内资深公司对消化内镜发展做出的贡献。英美一直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的原则,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从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我们都让临床医生深度参与。目前,无论是进口产品还是国产产品,仍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求。所以,大家共同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势在必行。在中国的市场上,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加,我们也能感受到国内企业在与整个产业环境同步发展。

记者:解决临床问题,技术和创新缺一不可。英美在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小宋:我是典型的科技创始人,映美达这么多年一直坚持重新投入研发。我们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公司每年一半以上的费用都花在研发上。团队中一半以上的员工是RD人员。我们希望整个企业形成一个非常强大的创新和学习型组织。

记者: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内窥镜正朝着小型化、多功能和高图像质量的方向发展。你同意这一点吗?在你看来,内镜未来的研发方向应该是什么?

肖松:这些方向我总体上是认同的,但是目前国内有产品同质化的倾向;还有一些功能上的追求,英美并不一定要求。我们知道真正的临床痛点在哪里,不会单纯追求更高的分辨率或者一些眼花缭乱的功能。比如我们认为电子胃肠镜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更重要,所以我们在研发的时候,会通过大规模的重复测试来验证产品的稳定性。推动创新,我们在内镜领域做了五个技术平台,基于这些技术平台,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记者:您如何预测内镜的发展前景?英美为应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做了哪些准备?

宋啸: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英美公司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并将继续走下去。跨国公司和国内老牌企业在内镜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但我认为以我们尖端企业为代表的“后浪潮”力量也很重要。所以英美会主动承担很多行业责任,推动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网友关心话题

民生健康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民生健康网 ms.nice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