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问丨在月球“花园”里挖到了什么宝藏?
2023-12-28 21:46 来源:中国网发布者:安靖阅读量:15825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鼓励青少年崇尚科学、求真创新,人民网特别推出《少年中国问》融媒体栏目,以少年之问,寻智慧之钥,铸家国之器,启未来之门。
自古以来,月球的神秘光辉一直激发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遐想和探索决心。如今,中国的探月梦想已经连续跨越“绕、落、回”三大阶段,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带回1731克珍贵月壤,拉开了月球研究新篇章。那么,科学家们在月球“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究竟挖到了什么宝藏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卫华在回答人民网《少年中国问》小朋友的提问时表示,在这批珍贵的月球样品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丰富的玻璃物质。“这些玻璃物质尺寸不一,形状各异,大的可达厘米级,小的只有几十个纳米,有圆润的玻璃珠、张牙舞爪的胶结物玻璃,还有直径仅为头发丝千分之一的玻璃纤维。”
汪卫华表示,月壤玻璃在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占比约为11.6%至20.0%。它们是研究月球起源与演化、月球资源原位开发利用的重要材料。
“月壤玻璃是由月球早期的火山爆发或陨石撞击形成的,它会随着时间衰减并呈现出记忆效应,就像一个记录时间的时钟。”汪卫华说,这种特性使得月壤玻璃成为我们了解行星演化和月球历史的重要工具。
另外,月球表面的环境非常严酷,比如昼夜温度相差几百度、受到很强的辐射等等,而月壤玻璃能够在如此极端严酷的环境下存在亿万年。它们为什么有这么长的寿命?这种材料的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汪卫华表示,研究月壤玻璃,将有助于我们研制抗辐照、长寿命的新材料,在未来的月球开发、建立月球基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策划:赵竹青、刘云、王捷
文案:赵竹青
外联:臧辰蕾
剪辑:赵竹青
手绘:盖括、安然
动效:王奕博
往期推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