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赓续中华文脉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第二届年会在南农召开
2024-08-13 02:13 来源:新华网发布者:苏婉蓉阅读量:13879
8月9日上午,“典藏智慧,数载探源”文献整理与智能挖掘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第二届年会在南京农业大学开会。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赵生群,中华书局执行董事肖启明,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茶史专家穆祥桐,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会长、古联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等出席开幕式。这次大会由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古联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古籍文献学、物产历史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研究等领域的5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交流。开幕式由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卢勇主持。
董维春致欢迎辞,他对此次相聚金陵的学者、专家表示热烈欢迎,感谢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古联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心支持,介绍了南京农业大学的悠久历史和科技史学科建设情况。董维春表示,此次会议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大会立足于传统与新兴的交融,汇集交叉学科优势,是以校企联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有益尝试,是将专业化内容和智能化手段相结合,更好驱动资源、技术、人才汇聚的创新突破。他希望与会专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智库作用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为推进我国文化遗产智能挖掘与传承注入更加强大的智慧力量,共同助力构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的国家数字文化新体系。
赵生群代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致开幕辞,他表示,数字文献分会的蓬勃发展让业界深受鼓舞,各高校、单位通力合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在广度与深度并重、原典与研究论著并重,提高古籍整理和研究的水平,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数字文献的使用价值。
肖启明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盛会是传统文献研究、知识库建设与产业应用的创新性探索,他介绍了中华书局的厚重历史、时代使命和农业书籍出版情况,表示未来古联作为古籍数字化加工、数据库建设、智能化研发利用的部门,将承续使命,响应社会需求,在数字化探索之路上开创新的局面。
洪涛代表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数字文献分会致开幕辞,他介绍了数字文献分会工作情况、学科建设前沿及未来展望。他认为,数字化的古籍整理与应用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应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大范围开展资源整合,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建设相应的国家级古籍平台和标准规范。
在开幕式主旨演讲环节,大会特邀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石、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古联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涛、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东波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包平教授先后作了题为“中国农业与物产历史研究的关系”“关于建设‘中国古典知识库’的建议”“AI4DH: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数字人文研究平台”“明代几部文献的数字化整理与出版”“荀子古籍多模态大语言模型构建研究”“千年物产之数智解读”等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共3个分会场,包括32个主题研讨,于8日下午至9日在南京农业大学翰苑会议室展开讨论。与会学者围绕历史文献智能整理与研究、古籍文本发掘与利用、历史文献数字化方法与技术、历史文献文本分析等多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推动新时代我国历史文献研究的与时俱进,为数字文献的高质量蓬勃发展建言献策。闭幕式由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日葵致辞。
本次年会由南京农业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承办,该中心成立于2018年4月,立足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特藏资源,集聚了多学科、专兼结合的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农业古籍的数字化与知识发掘工作。近年来,中心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综合运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围绕方志物产知识库构建及深度利用开展物产史料的数字化整理与辑录、文本挖掘与分析、知识发现与应用等系列研究,不断推动数字时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与传播转型。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