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防控科学性精准性——专家解读二十条优化措施
2022-11-19 19:35 来源:网络发布者:安远阅读量:10419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准确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项措施。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二十项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进一步提高防控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部分公众认为,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其实并不是放松对疫情的防控,而是要做好疫情的预防,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立平说,基于中国人口庞大、弱势人群众多、医疗资源不足、分布不均衡的特点,我们所做的每一次调整都非常审慎,重大措施的调整都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确保积极稳妥、风险可控。
第二十条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了风险人员隔离管理的周期和方法。比如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隔离期间,指派代码管理,不要外出。王立平说,随着病毒变异,其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现密切接触者3天阳性率为81.4%,4天为90.1%,5天为94.5%,7天为99.7%。相应地,隔离周期进一步优化为“5+3”。
王立平表示,下一步要落实二十项优化措施,采取果断坚决的措施,尽快遏制疫情蔓延。一是做好常态化监测预警,加强对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医疗机构等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的监测,切实实现风险人员的早发现、早控制。第二,一旦局部疫情发生,措施要果断迅速。三是要做好储备,各地要做好核酸检测、流量调整、资源隔离、流动人员管理“四个统筹”。第四,继续筑牢社区治理的防线,把城市治理的重心转移到城乡社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