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远离糖尿病并发症
2022-11-18 09:00 来源:网络发布者:叶子琪阅读量:13046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教育改变明天”。糖尿病教育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糖尿病知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近日,解放军总医院五医馆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方毅就糖尿病防治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糖尿病+并发症是最致命的。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现代疾病的第二大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方毅强调,糖尿病本身并不致命,而是严重的并发症。
失明、心肌梗塞、中风和肢体坏死都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严重后果。器官功能障碍和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50.4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68%的患者在确诊后5年内出现左心室功能不全。特别是当患者存在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多重危险因素时,心血管并发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重视心血管并发症。
为了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心脏病,建议每个糖尿病患者都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保护心脏的降糖药物和生活方式来远离心血管死亡威胁。
记住7.0和11.1。
患者在门诊经常会问:“医生,我没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我怎么会得糖尿病?”
据方毅介绍,1/3的早期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些不典型症状,甚至无症状表现。至于血糖的标准,只需要记住两个数字:7.0和11.1。一般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就需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看是否有糖尿病。还有一些反复发作的餐前低血糖、莫名其妙的皮肤瘙痒、反复感染也需要进行血糖筛查。
做到三个“自我管理”
传统的糖尿病医疗模式主要是由医生开具处方并给予一定的教育指导,难以覆盖患者的院外管理。事实上,在95%以上的时间里,糖尿病患者都是自己照顾自己,而院外的血糖管理才是决定整体血糖控制的因素。因此,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方毅强调,糖尿病是终身慢性病,需要终身管理和治疗。不要错误地认为“早期用药会有所依赖”,不要陷入“我有偏方可以治好”的歧途。
糖友的自我管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心态管理。血糖有波动是正常的,不必过度焦虑。对自己保持乐观、自信、负责的态度很重要;二、学习管理,知己知彼,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可以有效避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第三,目标管理,保持控制血糖达标的习惯。主食、水果等。应严格按照标准服用,以免血糖忽高忽低;加强锻炼,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和血糖检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按时按量打针;定期到内分泌科或糖尿病门诊就诊,实现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